汽车行业
【英亚体育】转载:已结业博士,详谈英文论文写作心得
最近刚刚博士结业,苦逼了4年也算是熬到头了。终于不用写paper了(此处应该有掌声)!发个回馈社会的帖子,说一下我对金属偏向英文论文写作的一些明白,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本人配景及前言 ●金属基复合质料的电镜表征 ●大老板是Stephen Pennycook的门生,二老板是美国工程院院士 ●揭晓论文(博士期间):3篇ACTA Materialia, 4篇Microscopy and Microanalysis, 1篇ACSNano, 1篇Chemistry of Materials, 1篇ultramicroscopy(封面) ●Reviewer: Acta Materialia,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我的大老板是一个德国人,对论文的书面写作有的近乎偏执的要求。
严格到连组里的美国人都受不了,经常会发生类似于是nano-particle还是nanoparticle这样因为一个“-”而泛起的争论。我最近两年一直在为杂志做reviewer也审了许多paper。 再加上前些天刚刚跟MSEA的几个reviewer碰面用饭,大家讨论了一些paper review的事情。趁着我还能记得住,跟大家唠一唠。
基本上我这里是想说一下,我作为reviewer的时候看到的一些海内的朋侪们发论文是常泛起的问题,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资助。 这篇文章不会手把手的教你写论文,只是写一些常见问题,如果你的文论写好了,不妨对照一下看看会不会存在同样问题。而且我的履历也仅限于金属质料,此外质料领域我确实不懂也不敢胡乱说。
重要的事要先说:论文最焦点的问题是“印象”!!实话实说咱们大部门是不是发到nature,science这个级此外刊物上。那么MSEA 跟Acta Materilia的论文的key findings差异又会有多大 ?请注意我这里说的不是得出的数据的质量,这里的key findings我说的是文章的焦点结论。我下面会重复提到这个问题,如何给reviewer一个好印象,其实都是细节! Introduction 1、 Introduction的文献,我见过整个introduction只引用了7篇。 那么问题来了,7篇文献的paper就是坏paper? 固然不是,可是这个真的会让reviewer感受欠好… 肯定不会因为这个reject paper,可是看你余下paper的心态会变,会喜欢挑刺。
2、我见过introduction内里写了一个很详细的literature review,详细到我看了都感动。 可是你要知道literature review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突出你做这个工具牛B,别人都不知道,都不会!这个才是重点,有些paper把别人做的工具一通review,效果到了最后写自己work这里一笔带过。
或者是写了自己的work,可是让reviewer感受到跟前面的review没有毛联系,这样也很常见。对于这种事情我给一个建议,paper写完了拿给你的女朋侪,或者好朋侪读一下。
如果看他们看完了intro,逐步地抬起头向你投来崇敬的眼光。那么恭喜你,intro写乐成了! 3、另有就是literature review不需要写的太广,需要的是深度。 好比果说你是做6061铝合金的,你就只写6061不要写此外5XXX。
此外5XXX都是臭氧层子,写了只会让reviewer以为你在凑字数。如果说全世界我是第一个做6061的,没法写literature review怎么办,你就使劲强调这个事情。在intro里不把这个事情说3次你就输了。
我经常看完intro最大的问题是,面上看所有工具都规行矩步的没问题。可是我就是不知道作者这个paper牛B在那里,凭什么要让这个paper揭晓。
所以老铁们,该吹得时候要吹啊!!而且不是只吹1次。你要重复的强调我这个工具牛B,因为XXXXX。潜移默化的让reviewer接受你paper很重要,很牛B这个事实!悄悄地建设好印象!!! 4、多用数字,不要宽泛的形貌。
这个问题此外reviewer也跟我提到过。经常见到author说我的做的质料更好,因为它比B质料有higher strength。请注意你是在写科研论文,请用数字说话!higher,lower,better, weaker, stronger这种词是给文科生用的。
如果你是说higher strength请加上详细的强度数值用来比力两种质料。 另有一种类似的情况A has some superior properties compare to B. 啥properties啊?你不说我咋知道?是强度吗?是硬度吗?这种就是我所说的会给reviewer留下欠好的印象,印象欠好paper就容易悲剧。能怪reviewer不客观,带着有色眼镜看人?想想我们自己对别人印象欠好的时候会怎么样吧,这个怪不得别人。
5、如何引用自己的论文 这个事情是前几天一个美国的reviewer跟我诉苦的。一位中国同胞在intro提及了自己之前的论文取得的结果,然后说现在这个paper是基于之前的study基础上展开的。
可是他引用自己的都是中文论文,reviewer下载下来一看除了abstract是英文其余全是中文… 兄弟啊,你去找一篇韩国论文下来看看感受一下reviewer其时的心情…… 中文论文可以引,可是前提是:第一,你要把你论文结果写的详细点,这样reviewer就不会需要原文了。reviewer也是人,也是拖家带口天天一堆p事,你把该说的都说了,他才懒的仔细看你引文呢。
第二,别引太多,你一下引3-4篇之前发在中文杂志上paper,reviewer只会认为你这个事情的质量低对你发生偏见。 我这里不是跪舔外国爹,大家有质量好的论文也都是先想着发英文杂志吧?我知道中文杂志也有好文章,可是就总体质量来看英文的论文更高一点这个没有异议吧! Experimental procedure 这里才是我们中国同胞最容易死的地方,实验步骤写的简朴的不行。
还是那句话,reviewer不会因为你这些写的不够详细就拒稿。只会让你添加info,所以别人可以repeat你的实验。
可是还是谁人问题,你intro写的就一堆毛病,然后experimental又简朴的不行。 reviewer真的会烦死,如果paper是介于大改和reject之间,我必须reject这个paper. 人之常情,我也这么干过。
作为作者你有一点脾气吗?下面我就说点我审稿时候常见的问题,都是基于金属质料。 1、 质料的制造商,好比铝锭或者铝粉 有些人就写我这个用的6061铝。遇到这种情我都市让作者提供铝粉的制造商信息到Experimental procedure, 否则你怎么让我重复你的实验?你真以为A家跟B家的6061是100%的一样? 2、 Anneal只给temp 你是炉子到温度才把样品放进去的?还是样品随炉子一起升温的?如果是后者你炉子的升温速率是几多?Anneal时候的气氛是什么?然后精彩的地方来了,这一位acta 的reviewer亲口跟我说的事情 “你前面写的都挺好,我看paper的data也都好就没什么。 你前面写的七零八落,一个intro我看了一上午才看明确。
我就会问你:你anneal时候的压力是什么?你anneal炉子的尺寸是几多,你质料的尺寸是几多?如果你是个大炉子你如何保证你炉子内部的问题是uniform的?”这种问题不是大问题,就是让你难受一下。而且人家reviewer问的一点毛病也没有。 这样的问题累计多了,reviewer就可以reject你的paper。
直接跟editor说这个paper需要too much work不如直接reject。所以我再次强调一片,论文揭晓于否不在于你数据是不是漂亮,在于你是不是把这些细节做好了。
不要以为你的数据好,杂志社就有义务让论文揭晓。 3、TEM SEM表征 因为我是专门做TEM的所以这里很挑剔。
大部门editor没我这么多毛病,可是我想说的是你如果intro写的特别好,质料制备也写得特别好这里我可能就放已往了。你前面给我了一个hardtime我这里就会挑剔些。我建议大家这样去想那些reviewer:他们都是普通人,加上科学家都是偏执狂,小心眼! 好了言归正传,如果是普通的paper只是用tem或者sem照了几张,我会要求提供TEM/SEM的型号,acceleration voltage, 用的什么detector (sem的话就是BSE,SE;STEM如果是HAADF我会问convergence angle)。 你们可能以为我严格,可是这样问一点没毛病。
对Experimental procedure 要求就是依据你提供的信息别人可以重复你的实验。没有这些参数你怎么重复? 如果是一篇专门做tem质料表征的文章,我还会问的更细一些,固然那都是后话。
4、Tensile test现在大家都知道把机台的型号写上去了,可是许多人不写strain rate这是神马鬼? 5、 多用数字,不要宽泛的形貌,跟intro那里提到的一样。Samples were anneal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那么请把temp列出来,你要是有10个纷歧样的温度不list没问题,有的author就anneal了3个temp我就不懂了你有啥不能list的… 这条同样适用于test at different strain rate等。 6、最后再说一遍,experiments写完了拿给此外组的人看一看 问他们你看完这个能重复我的实验么?如果不能我需要加哪些信息?这个给自己组的人看毛用,因为太熟悉了,可能他不看你paper都不知道怎么重复你的实验。
我在开会的时候因为这个是就地努怼过老外,人家就半开顽笑的说我以为中国人写的paper experiments都特别短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实验效果别人不行能重复出来,所以不提供详细的experimental procedure 让别人有时机抓到把柄。 其实有不少外国人是这么想的,像这个SB一样直接说出来的不多而已。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一个reviewer有这种想法,然后你experimental procedure正好写得很短,你以为你paper能过么? 怎么提升experimental的逼格 其实很简朴,分小节。
用我最近的一篇文章给大家举个例子。 1、Materials synthesis 我们组不做质料制备,可是我依然将80%的实验细节都列出来了。
什么样是80%呢?我举个例子质料的退火处置惩罚,80%意味我会吧退火温度,时间,气氛,压力全部列出来。剩下20%或许就是炉子用的什么型号的,炉子的升温速率。80%的水平就是读者看了文章以后有100%的信心重复你的实验。可是直到他们开始动手做了才发现其实还是差一点信息不知道,这就是80%! 为什么只列80%不列100%?首先,这样我可以提到质料是互助人提供的,这样算是acknowledge我的互助者制止贪功的嫌疑。
第二,这样剩下那20%的地方我可以引用互助人的文章,跟读者说你们想知道剩下的细节请去看xxx文章。这样跟互助者提高来引用。 2、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这里主要是用tem,stem,sem对微观结构举行表征。
我是做电镜的,所以我要提供100%的细节。这里我说一下哪些工具是大家容易忽视的。
给大家看一下我的文章。 The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different phases and their interfaces was investigat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using either a JEOL JEM-2500SE instrument (JEOL Ltd,Tokyo, Japan) a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UCD), or a FEI monochromated F20 UT Tecnai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FEI Company, Hillsboro, OR) at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Electron Microscopy (NCEM).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STEM) was carried out with a Titan G2 80-200 instrument (FEI Company, Hillsboro, OR) equipped with ChemiSTEM technology and a Fischione high angle annular dark field (HAADF) detector (Fischione, Export, PA) at the FEI Nanoport (Hillsboro, OR). All microscopes were operated at 200 kV. 首先,你看我把所有电镜的型号都列出来了,这叫什么?这就叫professorional,让editor感受到你是一个内行。这样他质疑你的tem图片的时候就要想一想了,看起来这个作者比我懂tem是不是我明白错了呢? 其次,电镜的voltage,我实话实说我review paper看到别人提这个,我都市以为作者很认真,很浏览。
大家不信去找找日本人的paper,你看看日本人是不是都列voltage。这就是印象分! Electron-transparent TEM samples were prepared with either a FEI Versa 3D focused ion beam (FIB) at the FEI Nanoport, or a FEI Scios FIB at UCD. The starting voltage was 30 kV for trenching and initial thinning. The accelerating voltage of the ion beam was then reduced to 5 kV when sample thickness reached approximately 400 nm. Final thinning was performed at 2 kV when the TEM lamellae became electron-transparent. After final thinning, an ion beam energy of 0.5 kV was used to remove most of the remaining amorphous damage layers from the sample surfaces. The final thickness of the TEM samples was approximately 60 nm. 接着看,大部门人对tem或者sem的样品制备一带而过。你不说清楚别人怎么重复你的实验。举个例子100nm跟60nm的tem样品,许多时候60nm样品上能看到的工具,换成100nm或者更厚的样品你就是看不到。
许多时候,大家的样品可能不是自己做的,可是你可以问做样的人啊。文章是你自己的,文章能到什么质量就看作者多用心。 3、Chemical composition characterization 这一段主要是举行质料身分的表征,edx, eels。许多时候大家会把这个跟前面的放在一起写。
我所有的paper都市离开写,因为这样更有逻辑性。reviewer看起来舒服,好比他很懂tem他就不需要看2.2了。还是那句话review也是人,一天一堆屁事要忙。
你给他行利便,他兴奋了就会少挑刺。 Elemental distribution maps were acquired using an FEI Super-X windowless EDXS detector (FEI Company, Hillsboro, OR) installed on the Titan G2 80-200 instrument described above. Quantitative EDXS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standardless technique for which Cliff–Lorimer coefficients were calculated based on ionization cross-sections and the specific detector geometries [27]. EELS line scans and energy-loss near-edge fine structures (ELNES) were recorded with a Gatan Tridiem parallel electron energy loss spectrometer attached to the aberration corrected JEOL JEM 2100F/Cs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at UCD, and the monochromated Tecnai F20 UT instrument at NCEM. The monochromator was set in ‘‘unfiltered mode’’, which resulted in an energy resolution of approximately 0.5 eV as measured by the full-width at half maximum of the zero-loss peak.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HREM Research Inc, Japan) was used to reduce random noise from as-acquired EELS data using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Acquired spectrum images were decomposed into eigenspectra with assigned eigenvalues. EELS spectra were subsequently reconstructed by using only statistically relevant principal constituents [28,29]. 再来看,所有有表征用的电镜型号,detector的型号都有记载。这就是100%的信息,提供一切细节让reviewer或者读者可以100%一丝不差的重复你的实验。
提供一个细节,数据处置惩罚软件“ EELS spectra were subsequently reconstructed by using only statistically relevant principal constituents[28,29].” 这就叫高级的写法,我不提软件的名字我放在引用里了,可是我告诉你我用软件处置惩罚了,更重要的事我简要的表述了软件的事情原理!这就是技巧,告诉reviewer我很懂软件原理不要quuestion我的数据! 好了,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上述例子出自我的文章"Metal/ceramic interface structures and segregation behavior in aluminum-based composites." Acta Materialia 95 (2015): 254-263. 看在我码了这么多字,而且准备继续码更多字的分上,希望大家有时机,或者用到tem表征的时候可以引用一下 好人一生平安,哈哈哈~ 本文来自于xmzh2017,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关键词:英亚体育登录官网,【,英亚,体育,】,转载,已,结业,博士,详谈
本文来源:英亚体育登录-www.anhkhoaphuckhang.com